那是一個普通不過的下午。在海傍有一位清潔工友正在跟路人細心解釋一個裝置藝術背後的構思:為甚麼用膠樽做材料、香港人的環保意識不足、膠樽回收的重要性等等。他的語速不徐不疾,講解時非常用心。後來一直低頭細聽工友所言的男士向他報以微笑,並告訴工友他其實就是設計師。直到今天,這件小事在Arnold的腦中依舊清晰。
小小告示牌和美學與功能兼備的裝置藝術,把建築設計背後的構思傳達到素未謀面的人身上,這就是凝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下稱ARTA)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 — 設計出「貼地」藝術作品,豐富香港城市景觀,同時促進社區共融。今天ARTA的聯合創辦人黃鋈暉(Arnold)和黃達禮(Tat)抽出時間和我們分享他們的設計巧思和經營之道。
ARTA在2021年成立,是一所相當年輕的企業,專注建築、室內、藝術裝置和社區設計的工作,短時間內已得到如南豐集團、發展局海港辦事處等大型機構的青睞。兩位創辦人為註冊建築師,在成立ARTA之前他們在行內已有八至十年工作經驗,亦贏了不少建築設計公開比賽的獎項。ARTA一名字結合Art(藝術)以及Architecture(建築)。藝術本來就比較主觀,而建築講究功能性。創辦人希望把兩者合而為一,創作相關的建築作品,講求與大眾的互動。他們一直致力在作品中體現環境與社會永續,即使沒有刻意套用永續發展目標,公司亦有著以「永續城市及社群」、「產業、創新及基礎設施」、「負責任消費和生產」為核心的工作模式。 |
【創新能力】
近年香港社會流行談論世代之爭,老一輩和年輕一代因為政見、工作、教育等價值觀的差異,似乎漸行漸遠。Arnold和Tat則認為聆聽不同人士的意見,一起思考和把風格各異的構思注入設計是創新的必經之路。其他企業或者會較為注重產業上游的想法,例如供應商或投資者等,但ARTA偏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設計最能聯繫社區的作品。
例如,ARTA於2021年參與由香港藝術中心所舉辦的「路過北角」藝術節,該次比賽對作品的唯一要求是需要在藝術裝置中加入北角的社區元素。Arnold和Tat在籌備作品時參與了大會安排的工作坊,讓他們了解到當區的人口以老年人為主。他們及後希望可以透過音樂和聲音將年輕人和老人家連繫起來,促進社區共融,於是便開始著手創作《北角交響樂》。
Tat記起團隊在構思傳聲筒模型設計時,亦曾經與一個非牟利組織「北角樂Teen會」合作安排工作坊,收集年輕人對不同設計方案的意見。他回憶起當時的狀況:「最初大家都好冷漠,我哋講笑都冇人理,不過後來傾耐咗傾多咗,大家就好積極去金屬裝置前面觀賞,好俾心機。」工作坊後,他們設計了一個迷你版模型,給「北角樂Teen會」的樂隊試音,一試便是三小時。試音那晚有颱風迫近,雨水飄進碼頭,大家也有點狼狽,但樂隊依然不想離開,依舊在彈奏音樂。那個晚上承載了不少回憶。Arnold和Tat認為這樣的交流讓他們很難忘,也成功用聲音和音樂聯繫社區內的不同人士。
展覽製成品任坐任碰,和以往香港公園或公共場所訂立的規矩大相逕庭。其實這個擴音器不僅僅聯繫了社區內的街坊,也有不少人透過網上留言表達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情。Arnold在網上看到有跑手說藝術作品阻擋一條超過十米闊的行人路,但更多人在作品要被搬走時表示不捨。香港藝術中心甚至為ARTA爭取,讓本來在北角海濱只有兩個月的展覽期延長到十個月。到2022年6月,ARTA再成功爭取將作品遷移至灣仔海濱令展期再延長多一年。
建築設計是一個框架,但框架規劃出來的空間卻可以載滿創意,任由使用者發揮。正如Arnold所說﹕
ARTA只有八位員工,但Arnold和Tat認為正正是因為小公司的運作具有彈性,才能容許他們有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有時候我哋可以gamble(賭上)四個員工做整整一個月嚟參加比賽,如果贏唔到連獎金都冇㗎。」看到筆者驚訝的神情,Arnold再解釋,面對某些來頭不小的比賽,他們願意豁出去放手一搏,因為這樣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商機,而且公司的收入來源不限於比賽獎金,ARTA在不同業務板塊中亦有參與投標及承接大大小小為個人客戶、商業機構及政府部門等顧客群的設計項目,包括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和節日藝術裝置,整體拉上補下讓公司可以穩健地營運。
某些項目一擊即中,但某些卻像是掉進河流的石頭,沒有回音。不過他們發現有時候石頭也會隨時日過去,都變成鋪路的橋樑,帶領他們到新地方。2022年年初,他們從其餘五間經驗豐富的建築設計顧問之中突圍而出,成功投得一個位於啟德30,000平方米的海濱長廊及園景平台項目,就是一個好例子。
在2018年ARTA仍未成立前Arnold跟兩位同是建築師的大學師兄Stephen和Keith曾參加環境保護署一個名為「綠在灣仔」的比賽,他們過關斬將順利成為Finalists之一。當時他們的構思是收集大量來自灣仔酒吧的二手酒樽,循環再造成玻璃磚。可惜最後評審還是質疑重造玻璃磚的成效,因而不幸落選。不過這個再造玻璃的想法從未被團隊放棄,兩年後他們製作了環保玻璃磚,亦利用不同玻璃樽的顏色差異做了一個裝置藝術,於中環PMQ展出。這次計畫最終引起南豐集團的注意,為剛剛成立的ARTA促成其他合作機會。這些裝置藝術的生命不僅限於展覽期間,團隊在拆卸後會再次思考不同的可能性,輕輕作出改變,賦予作品第二,甚至第三生命。經過這次經歷,團隊明白到不要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只要堅持嘗試,某天也終會收到賞識。
當然勇於嘗試並不代表毫無章法,胡亂向前衝。ARTA在平衡風險也有一套自己的哲學。Arnold和Tat向我們分享,公司會制定不同的中長期目標,以穩定資金來源。他們知道參與大規模的項目,資金流動會較為慢,所以他們也會適時接洽小型項目,確保有足夠的資金週轉。他們強調,進行短期的項目更能維持公司團隊士氣。因為這些項目耗時較短,同事更快可以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原來單憑「放長線釣大魚」並不足夠,「魚毛蝦仔」也有它們的用處。
【客戶供應商關係】
ARTA深明公司規模小,的確缺乏人手專門籌備活動,履行社會責任,所以他們有時候會把這些義務融合在工作項目裡面。「某啲項目真係接近蝕本價做,主要我哋想做到Community Engagement(社區參與)。」推動社區文化的發展與傳承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從ARTA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教育和改變是講求漣漪效應。一傳十,十傳百,一個簡單動作可以帶來的影響遠比想像中大。而文初提及的項目就是一個好例子。
當時團隊眼見香港的冬天一年比一年短,意識到氣候暖化和環保的逼切性,所以他們在一個海港藝術裝置項目中主動向發展局海港辦事處提出以環保塑膠製成一個呈波浪形狀的天幕,名為「流動維港」,希望引起遊人的關注。他們也在作品附近設置一個小小告示牌,提醒市民香港的塑膠問題嚴重。在設置告示牌的那時,Arnold也沒有想過附近的清潔工人會把告示牌上顯示的資料倒背如流,並且在路人面前侃侃而談。或者在很多個中午,他也曾這樣把宣傳環保的訊息傳遞給不同人士。教育,就是這樣傳開。這也是ARTA所說的,以建築作品聯繫不同階層的人,傳播不同的意念。
作為一所小企業,ARTA無論在人事、制度和業務規劃上都緊握小公司的優勢,利用人性化的安排留住人才,也盡情冒險,勇於作出不同的嘗試。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只要相信自己,小公司就可以開創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並且為環境、社會的永續發展出一分力。
ARTA是2021年度「永續企業家(中小企)嘉許計劃」優越獎的得獎企業之一。「嘉許計劃」為「商界永續發展領袖計劃」(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in Business;PSLB)的其中一個項目,而整個「領袖計劃」則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Centre for Civil Society and Governance;CCSG)主辦,並獲得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