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效能評估與管理的政策過程
  • By Michelle
  • 17 11 月, 2023
  • No Comments

科技、創新、效能評估與管理的政策過程

數據挖掘和評估是建立政策過程中的兩個關鍵步驟,前者為訂定議程和選擇政策的優先次序提供基礎和理據;後者確保政策實施後的影響和成果。中心的工作涉及了解如何借助科技與大數據帶來公共利益,以及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評估框架:
  • 可持續發展評估框架及模式(朱可兒博士*、林維峯教授及羅惠儀博士)

可持續發展評估使參與可持續發展計劃的獨立個體和機構能夠有一致和整全的方式評估表現。評估結果能幫助關鍵行動者和持份者理解和傳遞可持續發展創造的價值,改善多方合作,從而提升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此評估框架不僅可應用於評定永續鄉郊發展項目,還聚焦與當地社區與其他持份者的合作,以實現更廣泛的應用。

  • 借助科技與大數據帶來公共利益(朱可兒博士、林維峯教授及Jessica WILLIAMS博士*)

心理學、經濟學和神經科學的觀點指出,人們利用啟發法來簡化決策過程,但這可能導致系統性偏差和錯誤。這種慣性思維可以和傳統的模式同時納入政策制定中。值得注意的是,「助推」(nudges) 可以用於選擇架構上以進行細微調整,以鼓勵人們自願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相關的行為政策研究正在增長,但仍需要對政策中應用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助推」(nudges) 建立清晰和全面的理解,特別是它們在現實世界埸景中取得的成功。如何透過XR(延展實境)應用行為政策工具以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行為,並提供利用元宇宙來實現可持續社會的機會。

  • 行為政策及政策設計(朱可兒博士、林維峯教授及Jessica WILLIAMS博士*)

政府可透過多種政策工具推動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包括法規等傳統措施,以及「助推」(nudges)等行為政策。一直以來﹐關於推動可持續消費模式的工作較為著重在環境或經濟層面,卻忽略了社會層面的影響。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更深入地理解支撐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行為假設,特別關注於如何更理解社會環境和消費者的想法之間互動所帶來的影響,以便更好地設計政策工具和組合,以激勵理想的消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