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職兼融-商校合作嘉許計劃」
2023 年 6 月 6 日 (星期二)
儘管殘疾人士為數不少,可是我們往往只感覺到他們的存在,而他們的需要及福祉卻常被忽視。然而與一般人無異,殘疾人士應該享有被尊重和認同的權利,及擁有更寬廣的遠景及多元化的生活。
生涯規劃是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在融合教育的原則下,大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均在主流學校學習,接受一樣的生涯規劃。可是,SEN學生可能需要較個人化的學習計劃,教育界亦需洞察就業市場狀況,以提供符合SEN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來裝備他們在離校後能釋放其就業潛力。
香港目前面對人才及勞動力短缺,僱主及業界關注本地開拓及補充人才方案,如能知人善任,公司既可有「才」可用,殘疾人士也可得到工作,發揮所長,達至雙贏互惠。「環境、社會及管治」(ESG) 在市場日益受到重視,是衡量企業經營績效及韌性發展的重要指標。業界可透過建構平等、多元共融職場文化,創造社會價值及拓展對社會效益實踐方案的想像。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推出「學職兼融」,旨在為商企和主流學校提供平台,匯集資源、知識和技能,讓企業了解多元人才如何為業務經營帶來價值,教育界也能更了解就業市場趨勢。
對象
- 商界企業代表:企業傳訊及永續發展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有志於履行社會責任之人員等
- 主流中學代表:專責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需要支援之教師
主要內容
- 知識薈萃分享會:理解始於知識儲備。分享會將邀請不同界別的專家及經驗人士,分享其共融就業的專業知識及實踐智慧,協助參加者多角度認識殘疾人士的可塑性及商校協作模式的效益。
- 機構參觀:參加者將到訪職訓機構及實踐共融就業之商戶企業,了解殘疾人士員工的最新培訓內容及工作實況,機構及企業嘉賓亦將分享他們與殘疾人士共事的日常點滴及務實貼士。
- 互動體驗工作坊:由非政府機構及社企所培訓及聘用的殘疾人士主持的工作坊,參加者可藉着當中不同類型活動的互動過程認識和體驗殘疾人士的多元才能,增加彼此的溝通和了解。
所有活動以廣東話進行,費用全免。名額有限,請即報名。
詳情請參閱活動指南。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電郵至 jcicp@hku.hk 與計劃團隊聯絡。齊來建構一個永續及共融的社會!謝謝。
Category : 活動
其他最新消息
活動
森活節2025
2025/12/13
森活節為鄉郊保育資助計劃下的「森林村落︰梅子林及蛤塘永續鄉村計劃」每年的年終盛事。希望通過一系列與自然、藝術及村落文化相關的工作坊、導賞及露營活動,讓公眾認識並體驗兩條村的活化工作,感受森林村落的不同可能,並鼓勵公眾參與,一同守護森林村落。這次森活節由三大活動組成,分別為「森活嘉年華」、「森活做『冬』營」及「森活元旦日出團」。 歡迎瀏覽網頁報名或了解更多:https://ccsg.hku.hk/forestvillage/forest-village-fest
了解更多活動
共創行善企業及策略伙伴計劃嘉許禮
2025/11/07
本中心有幸受邀參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策劃的共創行善企業及策略伙伴計劃」的嘉許禮。 本中心總監林維峯教授獲邀擔任活動分享環節的嘉賓講者,發表主題為「投資社會影響力-企業如何與社福界共建永續商業模式」的分享。 作為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CFSC)主辦的最大型活動之一,旨在表揚與CFSC合作過,共同致力於改善社會的企業。CFSC亦在展覽區展示了其六大策略展區導覽,包括精神健康、銀髮經濟、扶貧、ESG (環境、社會及治理)、數碼創新及資訊科技、人才發展及文化建立。 我們再次恭賀CFSC典禮圓滿成功。
了解更多活動
零售業「環保及持續發展」實踐分享會
2025/10/21
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正迅速重塑亞太地區的零售業格局。根據KPMG與GS1聯合研究報告顯示[1],在14個亞太市場中,僅11%消費者表示永續發展不影響其購買決策,顯示ESG已深植主流消費思維。 數據顯示當代消費者的偏好呈現多元化特徵: 53%傾向優先選購永續產品;
49%重視通過回收實現廢棄物減量;
31%關注原材料的永續採購和溯源;
30%將環保包裝視為必要條件;
28%會評估企業的氣候行動和淨零策略;
22%審視供應鏈勞工權益。 這項研究突顯ESG因素已從邊緣考量轉變為核心競爭力。面對日益複雜的供應鏈管理與環境合規要求,業界需將永續發展融入核心商業策略,透過建立可驗證的ESG績效管理系統,打造兼具商業韌性與社會影響力的新型態價值鏈。 由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及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環保及持續發展」實踐分享會,已於2025年10月21日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匯聚零售價值鏈上、中、下游的26家領先企業、中小型零售商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吸引逾60位永續發展專業人士參與。分享會旨在搭建產業對話平台,透過跨領域知識交流,促進業界經驗共享,推動協同創新,加速香港零售業ESG轉型進程。 企業實踐洞見分享 六位業界領袖分享其永續發展轉型歷程,呈現多元視角的策略藍圖。茲曼尼代表 Jane Tong、羅氏集團 Miko Cheung、 日本命力 Ophelia Lin、屈臣氏蒸餾水 Kim Siu及大家樂集團 Joyce Chiu等講者,深入剖析企業如何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業務策略,有效應對日益嚴格的ESG披露規範、供應鏈可追溯性要求,以及消費者ESG期望轉變等關鍵議題。 與會講者提出多維度實踐策略,包括: 產品生命週期延展:建立產品維修、翻新到升級再造的閉環系統,既創造資源循環效益,更開拓循環經濟導向的新型收益流,同步提升顧客忠誠度;
綠色材料創新:採用環境友善材質結合極簡包裝設計,實現廢棄物減量與產品防護雙重效益;
人力資本發展:整合員工福祉方案提升生產力與組織效能,驅動企業永續發展動能;
社會價值創造:培育青年創業精神及創新能力,擴大社會正向影響力;
有效傳達永續理念:透過策略願景描繪與共益價值主張,凝聚管理層、供應商及員工的行動共識。 承上分享,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體驗式學習總監Elsa Lam闡述體驗式學習在彌合知識落差、提升關鍵技能及培育新一代永續發展領袖方面的轉化效能,具體展現產學協作以提升ESG實踐能力的協同效應。 專題討論:重點啟示 行業領袖在討論環節中提出以下要點: 由內而外優化治理:健全的企業治理結構是實踐永續發展的基礎,須跨部門協作並促進全體員工積極參與;
ESG內化為企業DNA:ESG原則必須深植於企業價值、營運與文化,而非附加考量。以使命為本的管理至關重要,使企業行動與決策與核心宗旨一致,超越盈利,積極回應更廣泛的社會及全球挑戰;
永續商業化:將環境與社會責任轉化為競爭優勢,透過市場導向的永續方案打造差異化品牌、提升營運效能並發展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人才培育生態:建構管理層與新世代的雙向學習機制。實習不僅提供實踐平台,亦讓管理層汲取新世代觀點,激發組織創新與更高參與度。 前瞻 隨著香港零售業持續推進永續轉型,產學研的深度協作將成為建構綠色韌性未來的關鍵引擎。與會各方承諾將研討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方案,共同創建零售業永續發展的新藍圖。 參考資料: KPMG. (2024). Navigating the future of seamless commerce in Asia Pacific. https://assets.kpmg.com/content/dam/kpmgsites/xx/pdf/2024/06/navigating-the-future-of-seamless-commerce-in-asia-pacific.pdf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