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關於計劃 » 荔枝窩簡介
荔枝窩村
景觀與環境
荔枝窩村位處新界東北,鄰近船灣郊野公園。荔枝窩的景觀及其變化是村民與自然環境長期互動的結果。荔枝窩是香港最佳的文化景觀之一,它的文化及自然環境均對香港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
多樣化的生境
荔枝窩背山面海,這環境格局造就了荔枝窩多元化的生態環境,包括成熟的風水林、次生林、灌木林、淡水河溪、農耕濕地、紅樹林、泥灘、岩岸和內海。這些生境孕育出各類生物,並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生態資源。
傳統農耕鄉村景觀
世世代代的居民塑造了荔枝窩的景觀。今天的荔枝窩村是差不多400年前由客家人所建立的。他們將山坡切割成一級級的梯田,以石頭作支撐,在其上耕作。梯田耕作是本地客家人在山地廣為應用的傳統耕種方法。荔枝窩村後山的天然樹林被村民視為他們的風水林,受到村民的保護和妥善管理。風水林是傳統華南農村的特別景觀,它保護村落免受山泥傾瀉和山火的影響,亦起著調節微氣候和提供自然資源的作用。
荔枝窩平緩的海岸促進了大片紅樹林的形成。著名的海草矮大葉藻(Zostera japonica)、紅樹銀葉樹(Heritiera littoralis)和攀援植物白花魚藤(Derris alborubra)都能夠在這片紅樹林找到。銀葉樹和白花魚藤相信是早期村民特意保護的,以免村落受到潮浪和風暴侵襲。
改變中的景觀
在荔枝窩的農業最興旺之時,村中人口過千,農田曾延伸至山頂。但是,自1950年代起,隨著村民移居外國及農業市場的激烈競爭,農田大都荒廢掉。水稻田營造出的淡水濕地漸漸被灌木入侵,濕地功能減弱。修復荔枝窩的農業生態系統便是本計劃的主要目的之一。
傳統客家社群
客家是漢族的分支。他們起源自中原一帶。兩千年來,在中國多個朝代(早至秦朝),客家人因為社會動盪、戰亂和饑荒等緣故,輾轉南遷,尋求更好的生活。「客家」一詞在中文代表「客人」和「旅客」,早年不被本地社群視為「本地人」。
荔枝窩村是在沙頭角的客家村落之一,起源可追溯至17世紀,由曾氏和黃氏兩個客家宗族所建立。曾氏的祖先來自東莞,原本落戶梅子林(位於荔枝窩附近的一條村落,從荔枝窩前往約需半小時腳程)。曾氏的族譜可以追溯至山東。有說黃氏的落擔祖先也來自東莞,是明朝的將領。清政府統治中國後,他和部下南遷,在紅石門登岸。他解散部下並定居於珠門田,成為曾氏宗族的鄰居。原本在荔枝窩已有一些「本地人」聚居。後來,曾氏和黃氏的開村祖先均決定遷移到位處海邊並有更多平地的荔枝窩定居。
昔日與教育和宗教相關的公共活動都是由慶春約七條村共同分擔,並且屬慶春約七村聯盟的職責範圍。宗教事務現在仍然維持相同情況,但是村校在20世紀中期已在殖民地教育體制下正式化,並在八零年代停辦。
新社區
與客家村民、新居民及計劃參與者一同營造新社區
荔枝窩大部分村民都在50至70年代移居至英國或其他歐洲國家,留居香港的小部分則搬到市區居住。但在特別的日子,如重陽、清明等,很多村民都會回到荔枝窩聚首一堂拜祭祖先。周末期間,居於香港的村民亦會間中回到村中,緬懷兒時往事。
「永續荔枝窩」計劃(2013-2017)成功吸引了對鄉郊永續有著共同願景的公眾人士、持分者和機構攜手為鄉村活化運動作出貢獻。我們邀請了荔枝窩村民作為計劃的顧問、工作夥伴、老師和資訊提供者,讓村民參與在計劃的各方面。我們也招募義工參與復耕、研究和教育的過程。一些熱心人士更搬進村內居住成為新居民。他們建立自己的農場,並與村民一同生活和工作。一個新的社區已漸漸形成。
邁向永續鄉郊社區
持份者之間的互信隨計劃發展不斷建立。在計劃的每個階段,溝通和參與對於社區營造和永續發展的成功推行都是必需和非常重要的。在一條擁有豐富文化的鄉村中注入改變(包括帶進新的人士)並不容易。此外,要就如何實踐永續發展達成共識也是一項挑戰。只有靠著堅定的互信和深厚的關係,生態農業和環境藝術等有關永續發展的新創意才能在村中開展。各持份者之間的尊重、真誠、忍耐和持續的溝通對成功合作和實現永續生活的行為改變至關重要。
計劃的成功為香港以至中國東南部(包括南中國)提供了一個另類和永續的鄉村發展及活化方式。有了本計劃作為範例,我們相信會有更多地方和市民為追求永續生活模式踏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