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焦點
活動
「多元共融藝術巡禮」暨「多元才能.共融職場嘉許計劃」

本中心透過有幸受邀參與由勞工及福利局與香港展能藝術會共同策劃的「多元共融藝術巡禮」暨「多元才能.共融職場嘉許計 […]

閱讀更多
招生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Career Talk cum Admission Briefing

(只提供英文版) There is growing recognition that sustainabili […]

閱讀更多
活動
森活節2024

森活節為鄉郊保育資助計劃下的「森林村落︰梅子林及蛤塘永續鄉村計劃」每年的年終盛事。希望通過一系列與自然、藝術及 […]

閱讀更多
活動
問卷調查: 香港「多元、平等、共融」職場環境及聘用殘疾人士狀況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本中心)現正進行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的「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研究調查 […]

閱讀更多
招生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2025/2026 – Open for Admission

(只提供英文版) With a distinctive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

閱讀更多
活動
啟動會議:永續鄉村復育研究-以荔枝窩經驗為例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獲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轄下的鄉郊保育辦公室委託,進行永續鄉村復育研究。此研究 […]

閱讀更多
活動
知識講堂(七)「在會展業中推動資源循環的生態圈」

我們誠摯邀請你參加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商界永續發展領袖計劃」主辦,並獲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全力支持的 […]

閱讀更多
活動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Showcasing Alumni Startups

(只提供英文版) Come find us at LG/F Centennial Campus, HKU on […]

閱讀更多
最新消息與媒體
to
活動
森活節2023
森活節2023為鄉郊保育資助計劃下的「森林村落︰梅子林及蛤塘永續鄉村計劃」的項目之一,通過一系列的文化和導賞活動,讓公眾親身認識並體驗梅子林與蛤塘的復育和活化,感受森林村落的不同可能,並鼓勵公眾參與,一同守護森林村落。
了解更多
招生
(現正接受報名)永續社區學院「永續農業」課程
(只提供英文版) This course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basic concept and understanding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or pursuing economically viable, environmentally sound and socially responsible agriculture.
了解更多
活動
永續鄉郊-亞太區域合作計劃-區域論壇II(持續鄉郊活化:創新與協作)
(只提供英文版) Many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have now considered rural revitalisation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licy measure to combat global challenges such as urban-rural divide, climate change, and the degrad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So far, most rural revitalisation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disparate challenges faced by rural communities, including the dem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ones. A more integrated approach whi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long-term resilience and robustness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dealing with external shocks and disturbances is key to successful rural revitalisation. This regional forum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to share and discuss how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can help build robustness and resilience of rural communities. Distinguished keynote speakers from Asia-Pacific, who are experts in the academia, nonprofits, social enterprises, and food conglomerates, will share their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topic.
了解更多
活動
「共融就業市集暨展覽2023:學職兼融 — 商校合作嘉許典禮及交流會」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本中心」)聯同四間社會機構,包括CareER、協康會、香港耀能協會以及聖雅各福群會以協作模式,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動「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此項為期三年的計劃旨在從加深了解到進一步以行動實踐,重新肯定他們的能力以及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 計劃下的「 聚創樂融計劃」將舉行「共融就業市集暨展覽2023:學職兼融 — 商校合作嘉許典禮及交流會」,旨在透過主題性之知識交流,包括共融就業與企業永續發展及多元化、公平性和共融性(DEI)的關係、企業經驗分享及相關培訓發展,讓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商企及學校)認識和發掘殘疾人士在不同範疇的潛能及價值,並促進對話、推動協作、建立網絡和行動平台,為殘疾人士締造更多機會,進一步推動本地共融就業的發展,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共融、永續的社會。 日期:2023年11月3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2時30分 至 5時正(下午2時正開始登記) 地點:荃灣D‧PARK愉景新城L1中庭 語言:廣東話(現場提供手語翻譯,請於報名時註明。) 對象:商企、學校、社福機構等業界代表,以及對殘疾人士共融就業議題有興趣的人士 名額:敬請預先登記,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費用:免費 報名:https://ccsg-hku.surveycake.biz/s/BVbzZ(截止報名:2023年10月27日) 程序表 活動概要: 「共融就業市集暨展覽2023」開幕典禮 「學職兼融 — 商校合作嘉許典禮」 「校園企業永續發展交流會」 分享環節(一):企業眼中的多元化、公平性和共融性(DEI) 劉以欣女士(港鐵公司高級環境及社會責任經理 — 分析及傳訊) 分享環節(二):培育本地人才 — 殘疾人士的潛力解鎖以發展傷健共融 楊舜麗女士(職業訓練局殘疾人士職業訓練處高級經理) 茶聚交流 共融就業市集暨展覽參觀* *備註:於2023年11月3日至5日(星期五至日)期間,同場另設市集攤檔、共融就業展覽、藝術裝置及體驗工作坊等活動,歡迎參與。詳情請按此。 查詢︰3917 8638 羅小姐
了解更多
活動
知識講堂 (六) – 在餐飲業實現資源循環
香港被譽為全球知名的美食天堂,從深受街坊喜愛的茶餐廳、咖啡店、小食店,以至遍佈各區的連鎖餐廳、酒吧和頂尖精緻餐飲,形成具活力且多元化的餐飲市場。然而,營運過程卻同時產生大量廢物,不單浪費資源,也加重營運成本。為達至「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目標,政府即將實施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和即棄塑膠產品管制,都在呼籲餐飲業界要積極主動與各持份者合作,令業界轉型過渡至循環經濟。 是次知識講堂將探究如何透過政府、企業、消費者和廚務訓練學院之間的協作,使本地餐飲業能夠達至資源循環。活動將會從以下四個面向進行探討﹕   投資推廣署將聚焦分享餐飲企業通過價值鏈創新以實現資源循環的最新趨勢; 稻苗專業飲食學會將識別實現資源循環所涉及的挑戰,並探討讓業界的營運能夠配合有關方向的可行策略; 美心集團將分享如何通過消費者參與以加快推進資源循環的實踐經驗和心得; 酒店及旅遊學院、中華廚藝學院及國際廚藝學院院長則探討如何從課程設計和其他學習體驗,加強行業人員在資源循環應用方面的意識。 其後,一眾講者將會進行一場專題討論,就他們在餐飲業價值鏈中的角色和潛在的協同效應以帶動循環轉型交換意見。 活動亦將會慶祝《循環經濟實務指南﹕與價值鏈夥伴協作建構具抗禦力業務》的新書發佈。此《實務指南》專為餐飲業負責人及管理人員而設,提供深入淺出、貼地易明,以及從價值鏈角度解決問題的自學資源,讓讀者掌握和實踐資源循環的概念。書中重點介紹具參考價值的資源循環項目和最佳實踐,亦有提供與市場標準對齊的步驟化指南和即時可用的範本,以協助讀者坐言起行。 活動詳情: 日期:2023年10月17日(星期二) 時間:下午兩時半至五時正(下午四時十五分至五時正將為商界交流環節) 地點:香港大學創立方(香港中環交易廣場第二座4005-07室) 形式:現場參與* 語言:廣東話及英語(設即時傳譯) 活動網站:https://bit.ly/KP6Event_chi 活動流程:https://bit.ly/KP6Rundown 報名:https://ccsg-hku.surveycake.biz/s/2ZlYN(截止日期:2023年10月13日) *活動場地將設人數上限,敬請預約,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如有疑問,歡迎致電 3910-2463 / 電郵至 pslb@hku.hk 與鄭永昌先生聯絡。
了解更多
研究
香港荒村之活化重生 – 梅子林、蛤塘
香港有超過600處地方被識別為村落,分散於香港不同角落。這些村落至少早於1898年便一直存在。大多數村落是鄉民聚居的社區,當中混集不少新與舊的建築物,將昔日的歷史和文化遺產連結起來,活現眼前。
了解更多
活動
知識講堂(五)-「透過革新性的科技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擴大循環經濟的規模」
我們誠摯邀請你參加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商界永續發展領袖計劃」主辦,並獲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全力支持的第五場知識講堂,主題為「透過革新性的科技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擴大循環經濟的規模」。 廢物處理對香港而言一向是艱鉅的挑戰。2021年政府發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指出,不少亞洲城市正致力向循環經濟轉型,以減輕對堆填區的過度依賴。將廢物轉化為各種資源的方式可以善用土地資源和促進科技發展,從而實現一個「多贏」局面。然而,香港至今只有少數能夠大規模地推動循環經濟的成功例子。 是次知識講堂將探討企業、行業以至政府在香港推行可規模化循環經濟模式所需要的驅動力。活動將會透過三個主題演講進行深入探討,包括:從學術角度分享有關全球價值鏈轉型及其對帶動循環經濟的影響;製衣業巨頭溢達集團(Esquel Group) 將會分享以實踐循環經濟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經驗;以及由知名蒸餾水品牌(Watsons Water)闡述如何通過供應鏈管理和消費者參與以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一眾講者其後將會連同南豐集團及Eureka Nova的代表進行一場業界分享環節,就如何透過與不同價值鏈建立合作關係,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循環經濟生態交換意見。 在啟發性的討論後,活動將以2022年度「永續價值鏈承諾」及「永續企業家(中小企)嘉許計劃」頒獎典禮作結,表揚參與計劃的大企業和中小企在一年間所取得的成就,促進不同價值鏈夥伴之間的合作,帶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 2023年7月4日(星期二) 時間﹕ 下午兩時半至六時半(下午五時半至六時半將為企業交流環節) 地點﹕ 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 形式﹕ 現場參與及Zoom網上直播* 語言﹕ 廣東話及英語(設即時傳譯) *活動場地以及網上直播將設人數上限,敬請預約,額滿即止。 如欲參與,請於2023年7月2日或之前透過 https://bit.ly/KP5_Registration 留座。如有疑問,歡迎致電3910-2535 / 電郵至 pslb@hku.hk 與簡誥恩小姐聯絡。 「商界永續發展領袖計劃」團隊
了解更多
活動
區域論壇 – 連結知識與行動:大學在鄉郊活化上的角色
永續鄉郊-亞太區域合作計劃 區域論壇I 連結知識與行動:大學在鄉郊活化上的角色 許多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的鄉郊社區都面對著人口減少和環境惡化的挑戰。社會期望高等教育機構,作為建構知識和推動創新的重要基地,能為鄉郊永續發展作出貢獻,回應鄉村社區的需求。是次區域論壇邀請了中國大陸、台灣、日本、泰國和香港的學者和專家,分享大學可如何透過多種方式積極促進鄉郊活化,例如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資源、促進城鄉合作和培育在地人才等。   日期: 2023年6月17日(星期六) 時間: 香港時間上午9:30至下午12:15 形式: 親臨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或透過Zoom參與 語言: 英語(Zoom參與可選擇普通話和泰語傳譯) 詳情及報名: https://ccsg.hku.hk/airi/1st-regional-forum 歡迎所有人士參與!
了解更多
活動
「學職兼融-商校合作嘉許計劃」
儘管殘疾人士為數不少,可是我們往往只感覺到他們的存在,而他們的需要及福祉卻常被忽視。然而與一般人無異,殘疾人士應該享有被尊重和認同的權利,及擁有更寬廣的遠景及多元化的生活。 生涯規劃是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在融合教育的原則下,大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均在主流學校學習,接受一樣的生涯規劃。可是,SEN學生可能需要較個人化的學習計劃,教育界亦需洞察就業市場狀況,以提供符合SEN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來裝備他們在離校後能釋放其就業潛力。 香港目前面對人才及勞動力短缺,僱主及業界關注本地開拓及補充人才方案,如能知人善任,公司既可有「才」可用,殘疾人士也可得到工作,發揮所長,達至雙贏互惠。「環境、社會及管治」(ESG) 在市場日益受到重視,是衡量企業經營績效及韌性發展的重要指標。業界可透過建構平等、多元共融職場文化,創造社會價值及拓展對社會效益實踐方案的想像。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推出「學職兼融」,旨在為商企和主流學校提供平台,匯集資源、知識和技能,讓企業了解多元人才如何為業務經營帶來價值,教育界也能更了解就業市場趨勢。 對象 商界企業代表:企業傳訊及永續發展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有志於履行社會責任之人員等 主流中學代表:專責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需要支援之教師 主要內容 知識薈萃分享會:理解始於知識儲備。分享會將邀請不同界別的專家及經驗人士,分享其共融就業的專業知識及實踐智慧,協助參加者多角度認識殘疾人士的可塑性及商校協作模式的效益。 機構參觀:參加者將到訪職訓機構及實踐共融就業之商戶企業,了解殘疾人士員工的最新培訓內容及工作實況,機構及企業嘉賓亦將分享他們與殘疾人士共事的日常點滴及務實貼士。 互動體驗工作坊:由非政府機構及社企所培訓及聘用的殘疾人士主持的工作坊,參加者可藉着當中不同類型活動的互動過程認識和體驗殘疾人士的多元才能,增加彼此的溝通和了解。 所有活動以廣東話進行,費用全免。名額有限,請即報名。 詳情請參閱活動指南。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電郵至 jcicp@hku.hk 與計劃團隊聯絡。齊來建構一個永續及共融的社會!謝謝。
了解更多